首页 > 一将功成满疆红 > 第五百章 激怒对手

我的书架

第五百章 激怒对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院内,各式各样的奇怪器具与符箓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它们或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或散发出淡淡的灵气,与空气中交织的草药香与丹药味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氛围。这种独特的香气,仿佛能净化心灵,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份庄严与平和之中。

穿过一道雕工精致的月洞门,步入一间宽敞明亮的主屋。屋内,墙壁上挂着几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分别描绘了女娲补天的壮丽、精卫填海的坚韧、以及大禹治水的智慧与勇气。这些古老的神话故事,不仅彰显了水神教对古老传统的尊重与传承,也寓意着教徒们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追求。

在主屋的一角,设立着一个小小的祭坛,上面摆放着水神教的圣物——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滴状宝石,以及日日供奉的香火。祭坛周围,光线柔和而神圣,透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息,仿佛这里是连接凡尘与神界的桥梁,让人心生敬畏。

然而,就在这份宁静与庄严之中,远处传来的孩子们童谣声却如同不合时宜的音符,打破了这份静谧。那缥缈的歌声,随风轻轻飘散,却如同无形的重锤,一下下敲击在夏侯青的心头。

“砰——可恶至极!”夏侯青恼羞成怒,双拳重重地砸在桌面上,震得茶水四溅,杯盏翻落,一地狼藉。远处,孩童们纯真无邪的歌声随风飘来,与他此刻的愤怒与焦虑形成了刺眼的对比,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他内心的每一寸角落。

那些悠扬而又坚定的童声,不仅仅是对乾朝和托特尔部和谈的期盼与颂扬,更是对他破坏和谈和亲阴谋的揭露与讽刺。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像是在无声地指责,将他那不可告人的企图公之于众,让他在光天化日之下无所遁形。

“这些孩子……他们怎么知道?是谁把我的秘密编成了童谣?来呀,去把外面的那些唱歌的孩子统统赶走!”夏侯青咬牙切齿,双眼充血,内心的怒火熊熊燃烧。

“教主,万万不可,我们出去堵别人的嘴,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吗?”一位身旁的亲信连忙劝说道。

“教主,请您务必保持冷静,莫要被官府的诡计所诱。他们并不知道是谁,只不过是想激怒凶手,让凶手在愤怒中犯错。”另一位亲信也急忙劝道。

夏侯青的面色如同寒冰,冷冷地回应:“哼……这等拙劣的手段,我夏侯青岂会轻易中计……那就算了吧。”

正当此时,门口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教徒匆匆禀报:“教主,据可靠消息,托特尔部的可汗将亲自护送两位公主前来大都。”

夏侯青眼神一凛,问道:“此消息从何而来?”

“是戚护法亲口告知属下的。”教徒恭敬地回答。

“立刻去,详细询问戚护法,他又是从何得知此消息,必须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同时,打听清楚托特尔部可汗抵达大都的具体时间和行进路线。”夏侯青下达了命令,语气中不容置疑。

“遵命,教主。”教徒领命而去。

……

待教徒离开后,身旁的另一人忍不住问道:“教主,您是否已有新的打算?”

夏侯青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笑意:“狩猎,自然是要瞄准最有价值的猎物。既然托特尔部的可汗亲自送上门来,我又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话语间,夏侯青的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

……

“教主,属下有要事禀报。”一位身着黑衣的教众匆匆步入主屋,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夏侯青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目光锐利地望向来人。

“讲。”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回教主,驿馆的防卫已经发生变动,督军营的兵马已经撤离,现在是由缉查兵马司的士兵接替防卫。而那些从各衙门赶来的捕头衙役,也都已各自返回。”教众一字一句地汇报着最新的情况,不敢有丝毫的遗漏。

夏侯青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目光中闪过一抹深思。远处,孩子们的童谣声依旧断断续续地传来,每一下都像是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头,让他的脑仁嗡嗡作响。

“驿馆的防卫撤去……是因为查无所查,所以决定撤离吗?”夏侯青在心中暗自揣测,目光闪烁不定。

“托特尔使团的情况如何?”他忽然开口问道。

“还在!托特尔使团仍在驿馆中。”教众连忙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肯定。

夏侯青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心中暗道:“料想戚护法的消息是可靠的,督军营的士兵撤走,那么托特尔部的可汗即将亲临大都的可能性很大,那位可汗一来,这位使臣不过是个小角色,杀与不杀,已无关大局。”

想到这里,刺杀未能成功的夏侯青的心情似乎稍微平复了一些。他缓缓站起身,目光穿过月洞门,望向远方。在那里,孩子们的童谣声依旧在飘荡,但此刻在他听来,依旧带着几分讽刺与嘲笑。

“夏侯青啊夏侯青,你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就绝不能回头。托特尔部的可汗到来,将是我实现大计的关键一步。”他在心中暗自发誓,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冷酷的光芒。

正当夏侯青沉浸于深思之际,门外突然传来戚护法粗犷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喜悦:“教主,大喜事啊!”

“哦?有何喜事?”夏侯青蹙眉问道。

戚护法满是得意:“哈哈,教主真是料事如神!督军营的兵马已经悄无声息地从驿馆撤离了。看来,官府这次真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哪能破获您这么高明的手笔?更有一桩好事,托特尔部的可汗已经通过八百里加急传书给驿馆的使臣,声称因路途遥远且险阻重重,他决定亲自护送两位公主前来大都和亲。”

夏侯青闻言,眼神微微闪烁,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狐疑地问道:“你言之凿凿,这消息从何而来?”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