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按照弗兰茨之前的计划,他现在应该赶往维也纳,挟大胜之师加冕为帝,然后专心对付匈牙利。
至于波西米亚,前文提到过波西米亚的起义势力很弱,弱到当地的部队已经足够镇压。
而且弗兰茨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特意调集重兵进行饱和式打击。
此外弗兰茨的放假策略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此时的交通相当昂贵且不便(相较于后世而言),所以并没有多少大学生愿意大费周章地去布拉格玩命。
如果不是帕拉茨基的个人魅力和领袖号召力,那几百名大学生他们都凑不出。
没有这些学生的存在导致整个队伍的结构非常松散,毕竟成年人的世界只讲利弊。
没有这些学生在前面冲锋陷阵,充当润滑剂,那些造反的队伍就是一盘散沙。
实际上维也纳的游行队伍如此孱弱也是因为缺少了这根主心骨,而显得极为松散甚至是不堪一击。
不过这不意味着有学生们的参加就能对结局产生任何影响,弗兰茨进行的都是饱和式打击,他们的参加除了徒增伤亡并不会有其他帮助。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太过宝贵,弗兰茨并不想浪费他们的生命。不过相对而言,那些参加了叛乱的布拉格大学学生又是弗兰茨的重点打击对象。
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因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自己最大的残忍。
此时的布拉格起义的声势更多是法国人和英国人弄出来的,除了他们之外匈牙利人也希望声势越大越好。
然而现实是他们根本翻不起一点风浪,造反的队伍勉强能有几千人,但是别说弗兰茨派去的雇佣兵,就算是没有增援,温迪施格雷茨亲王手下也有七八万部队足够镇压他们的了。
现实是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中了弗兰茨的激将法,他可不想让那些雇佣兵抢自己的风头,波西米亚方面军的脸面更是丢不起。
布拉格叛乱的结局自不必多说,帕拉茨基和胡斯的军事天赋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别说反推几十万大军,就连撑住一天都做不到。
然而这就足够了,足够让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因为失职冒进丢掉自己的指挥权。
毕竟作战命令是卡尔大公亲自下达的,卡尔大公不只是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的老上司,同时也代表着皇室和帝国政府。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的行为已经越界,弗兰茨正好拿他立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原因,首先是这位亲王养寇自重的行为让人不齿,其次他的军事水平实在有限,弗兰茨不想让他浪费奥地利士兵的生命。
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其实并不是科班出身,实际指挥水平没法达到平均线,只能用很差来形容。
他打赢的战斗往往没什么亮点,但打输的战斗却处处都是槽点。
赢的大多都是碾压局,几万携带重武器配有骑兵的正规军对几千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
输的就十分离谱了,与之前那位在威尼西亚地区的李奇将军有的一拼。
总之相比能力,他靠的更多是先祖荫蔽和老丈人的面子。
不过温迪施格雷茨亲王不是什么范特罗公爵和摩尔卡中将能碰瓷的,后者虽然在维也纳可能算得上是大贵族,但是与真正的地方豪强相比依然不值一提。
弗兰茨对于其也只能采取更加温和的手段,毕竟对方没有什么太过严重的错误。
之后代替其的人选,弗兰茨也想好了,那就是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
事实上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是温迪施格雷茨亲王的小舅子,按照利益关系来看,波西米亚军总司令的位置依然由他们这一系门阀把持。
这样做可以尽量减少阻力,而且并不会引起其他大贵族的过分警觉。
但实际上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毕竟拉德茨基元帅的参谋并不是谁都能做的。
其次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和温迪施格雷茨亲王关系不和,前者觉得后者过于无能。
而相较于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的私心没有那么重,后者属于激进的改革派,同时态度也十分强硬。
这种人正是弗兰茨此时最需要的,这也是在为未来的改革铺路。
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亲王的身份地位足够,但是由于弗兰茨介入导致意大利战场过快完结,所以前者实际上相较于历史同期是缺乏功绩的。
弗兰茨将波西米亚军团交给他,也是为了让其尽快积攒军功。
此时的弗兰茨又遭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其实这在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应该是麻烦,而是一种幸福。
在欧洲其他地区爆发革命的时候,法兰克福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们也没闲着。
这些人打算将整个德意志民族拼出一个帝国来,让威武大将军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四世去征讨丹麦只是他们的第一步。
这帮人还准备进一步扩展德意志人的生存空间,唆使西德意志(尼德兰人)去拿回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
这帮人瞄上了法属比利时,这可把荷兰国王威廉二世愁坏了。
老实说那虽然说是比利时公国,但那实际上就是法国人的地盘。荷兰
威廉二世的第一反应是镇压,但是荷兰国内的民族主义者远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强大。
威廉二世派出去的镇压部队转瞬之间就加入到了民族主义者的队伍之中。
同时德意志地区的噩耗接二连三的传来,就连他最重视的情人也劝他不要轻举妄动,于是乎威廉二世直接成了瘪茄子。
事实上这里面也有弗兰茨的功劳,而另一方面曾经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正在计划着一件大事。
奥尔良王朝倒台之后,利奥波德一世的日子就变得极其艰难,尤其是法国临时政府的态度过于强硬傲慢让他根本无法接受。
法国临时政府派来的官员要求直接接收比利时公国,法国人觉得理所当然,但这是利奥波德一世根本无法接受的。
英国不靠谱,法国人靠不住,至于荷兰人,利奥波德一世感情上无法接受,实际权利上更无法接受。
于是乎心向民主和自由的利奥波德一世很自然的就找上了法兰克福制宪议会。
其实利奥波德一世本身就是一个德意志人,他来自萨克森-科堡-萨尔费尔德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