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第1890章 剑指东瀛(圩八)伏击,真来了
在这个时代,夜战对绝大多数军队而言都是灾难性的,只有平日里补给充足、膳食均衡的一些精锐能避免夜盲症的影响。
然而,即使消除夜盲症,夜战本身也是非常艰难的。别说此时了,即便是后世的现代化军队,在普及夜视仪之前通常也很少会主动选择夜战。[比如说此次俄乌战争,双方都尽量避免夜战。]
夜战,往往是混乱的代名词。无论发起方还是应对方,谁都不知道最后会打成什么样,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尽量避免。纵观古今中外战史,凡有夜袭作战发生,几乎都是兵力弱势方所发动的赌博式进攻。
从当前明、日两军海上的态势而言,明军自然是优势方,日军自然是弱势方,但具体到此时发生交战的这一区域,情况则完全反之。
日军舰队虽然主力舰(如果将“唐样大船”即购自京华的武装运输舰和安宅船视为主力的话)大多被调集去吸引封锁釜山的平倭舰队,但此处仍然拥有优势。
他们有四艘“唐样大船”和六艘大安宅船,还有数十艘小早船和关船,而明军方面一共只有四艘武装运输舰,且未曾“铁甲化”,理论上来说防御力不如日舰。
当然,“铁甲化”的坏处随着方才的作战已经有所暴露,那令人堪忧的航速在追击战时几乎就是在宣告“查无此舰”,恰如一句俗语: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不过即便有这样的问题,传统的思想却很难动摇。由于日本当年的各路水军都喜欢使用焙烙玉来进行火攻,因此“铁甲”就成了一种宛如刚需般的装备。
在日本,其实“焙烙”就是一种陶罐,而焙烙玉就是在这种陶罐型容器中填入火药,点燃导火线投掷向敌人的类似于手雷般的武器。
但它们和如今京华的手雷不同,焙烙玉这种陶具上有绳子,是通过圆形摆动利用离心力投掷,以杀伤敌兵为主要目的的武器,当然同时也可以引燃附近的木质结构。
这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烧夷弹,爆发力和容器的碎片为杀伤的主力,火的威力其实较低。当年的村上水军、乃美水军、児玉水军等濑户内海的水军最爱使用。
不仅是船只,由于东亚各国受中国影响很大,连建筑也大多都是木质,因此焙烙玉的使用就可以更加广泛了。[注:我依稀记得本书前文里写过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多木质?这里一句话总结:五行思想之下,惟木适合养人,故儒家文化圈内普遍为木质建筑。]
相比于日军常用的中远程攻击广泛使用焙烙玉,中国其实原本也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火攻手段。不过中国远比日本富裕,早期火攻就常常安排专门的火攻船,这种打法日本人多数势力学不起,因此才偏重焙烙玉这种手段。
当然,东亚文明起源在中国,所以类似于焙烙玉的火攻手段实际上也是从中国而起,北宋《武经总要》对类似手榴弹状的炸弹称为“铁烙锥”,日本的“焙烙玉”其实就是沿袭此称呼。
中国后续发展出来的类似武器就更多了,大明时期的火器那真叫一个五花八门,如高务实军改后明军已经淘汰的“飞火神鸦”,从效果来看就很像是集中发射式的焙烙玉——进化版了属于是。
高务实出于简化后勤的考虑,极大的削减了明军火器种类,远程重火器被直接砍到只剩两大类,即火炮与火箭。
火炮方面,由于二十多年过去还是没能搞出真正意义上的开花弹,因此主要依靠重型实心弹丸的冲击力来攻坚与杀敌。
火箭方面则还保留了一些爆炸、点燃等功能,但也是依据不同规格的火箭来分别达成作战目的。至于以前还有一些所谓“毒烟”类的火箭,就被高务实给砍了。
倒不是他圣母心发作拒绝毒气弹——这年代又没有日内瓦公约限制大明,主要是现阶段的所谓毒气效果太差,而想要效果好,则成本又完全不可接受。
在高务实看来,除了西南某些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搞出一些低成本毒物,真正大批量生产、保存、运输战场能用的毒物基本不可能。这是需要强大的化学工业才能做到的事,现在根本不具备那样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
言归正传,日本水军过去一直在挨焙烙玉的打,战术思想当然会被“防焙烙玉”局限,而对于已经转型的明军火炮作战理解不足。
他们自认为给战船覆盖一层薄薄的铁皮就能提高防御,这在受高务实战术指导而生的京华两洋舰队眼里纯属扯淡。
就您那最多几毫米厚的铁皮,居然指望能防炮击?该砸烂的照样砸个稀巴烂好吧。
然而在风帆动力时代,战船的航速本来就很有限,用后世的计量标准来看,绝大多数时候只有7、8节,最快可能也就十多节。
这种情况下,你木质战船的水线上全身覆铁几毫米,那肯定严重影响航速了。这不是鱼与熊掌挑一个的问题,而是鱼与熊掌都不要,我偏要选一根鸡肋。
藤堂高虎和胁坂安治其实都已经通过刚才的交锋发现了航速问题影响很大,但这个问题显然不可能立刻得到技术性解决,只能进行临时战术性调整,也就是藤堂高虎提出的两翼包抄,中间突进。
问题是,明军四舰会怎么办?
日军的变阵已经被明军四舰查知,高利川轻哼一声,道:“倭人黔驴技穷,尽搞这些没用的。他小船过来打不过,大船过来我能走,似这般看似四平八稳的轻两翼、重中军打法,我只需猛攻他一翼即可破之。”
身边的大副笑道:“打是好打,可是舰长,咱们的任务可不是击溃他们,若真把他们给揍跑了,只怕回去反而要被追责呢。”
高利川有些恼火地道:“我瞧倭寇这水军练得忒差了些,我若有十艘……不,只要有八艘船,再离海岸线远一点,那么三天之内我就能全歼这支倭寇水军。
可是现在却不好办,我们只有四艘船,能打疼他们,却很难歼灭掉。毕竟他们这么多船,实在不行也可以分散逃窜,咱们想追也追不过来,只能老老实实诱敌深入了。”
大副问道:“他们摆出了追击架势,但显然航速上不来,舰长您看?”
高利川知道他想问什么,摇头道:“今晚不打了,轻易夜战回头也可能挨批。反正他们这四平八稳的追击不可能追上咱们,就吊着他们好了。命令,今晚各舰注意保持安全距离,拖到明天早上再说。”
“如果对方追着追着不追了?”大副又问。
高利川轻哼一声:“他们要是不追,咱们就逼近过去,总之不能让他们安心休息。嘿,今晚把他们拖疲了,明日主力伏击才好痛打落水狗,战后论功也少不得要给我们这四舰多算一份。”
好嘛,说到底,记功才是硬道理。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毕竟思想进步这种事要靠教育程度的提高慢慢来,此外还受到诸如身份地位、家世环境、人生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高利川作为高家家丁,原先并不是六房的人,他是四房的家生子。后来随着高务实地位与家族中其他人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高家的族权也实际上到了六房。
由此,高利川才得以更好的发展,他一步步爬到舰长已经很不容易,而舰长往上还有很多层级,看重记功可谓理所当然。
两边计议已定,日本水军在上半夜穷追不舍,但因为时已入夜,速度甚至还比不上此前。而明军四舰由于是原路返回,海况更熟悉一些,走得很是从容,始终保持着与日本水军的合适距离。
到了下半夜,日本水军因为要时刻准备作战,实在是追得疲乏了,不仅速度进一步下降,而且也意识到今晚不可能追上,因此开始轮班,让一些人该休息的休息。
明军四舰很快发现了日本水军的变化,可惜晚上的旗语运转不灵,而灯语信号没有旗语表达得全面,花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协调好命令,向日本水军发动了一次小规模的逼近炮击。
从战果上来说,这场炮击的意义非常小——毕竟技术限制摆在这儿,白天的炮击准确率都非常堪忧,夜里那就更别提了,显然是声势浩大战果寥寥。
不过话虽如此,还是搅得日本水军不得安宁,只能把刚刚睡下的人又叫醒过来应战。同时,明军四舰这一轮炮击也激得日本水军“怒气值”飙升,发誓只等天亮,一定要全力追上这四艘明军战船狠狠教训一番。
明军四舰的家丁和水手也不是铁打的人,疲惫同样笼罩着他们。不过他们并不担心明天的事,毕竟按照预定计划,明天上午就能把日军引入伏击圈,届时就由主力舰队接过后续任务,而他们则可以安心休息了。
双方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但麻烦却上了门。此时双方实际上已经行至玉浦湾,而今日一早的玉浦湾偏偏起了大雾,能见度急剧下降。
由于朝鲜南部不仅海岸线跟狗咬过一样复杂,而且各种岛屿礁石奇多,这大雾之中连在周围活动了一段时间的明军四舰都不敢肆意狂奔,规模庞大得多的日本水军就更不必说了,双方速度都肉眼可见的慢了下来。
高利川更是担心日本水军会跟丢,不得已将双方舰队的距离反而拉近了不少。他没料到的是,这个举动引起了胁坂安治的警觉。
胁坂安治提醒藤堂高虎注意,认为明军四舰的种种做法表明前方可能有埋伏,正如李舜臣早前曾经多次用过的套路一样。
藤堂高虎对此也很重视,两人因此召集部分手下商议应对。或许是因为李舜臣此前给他们的印象太过深刻,日本水军商议之后认为不妨趁大雾之际突入玉浦湾,先夺取玉浦港看看情况。
这个意见其实最先是由胁坂安治提出的,藤堂高虎对此持不是太赞同。他认为虽然此前没听说明军在玉浦有较大规模驻军,且按照时间来算,南下日军主力此时或许已经偷袭到了泗川,明军即便原先在玉浦有驻军,现在也应该回撤去泗川救急了。
但是,由于己方一直在海上,对这一战况只是猜测,并不能肯定是否属实,所以仍应该保持警惕,那么也就是要考虑水军到底能不能拿下玉浦。
另外还有一点,藤堂高虎对于明军水师是否真的还有力量在泗川近海水域设伏也比较怀疑——毕竟釜山港外的明军水师已经异常庞大,况且他们执行的封锁任务显然是最重要的,明军不应该在他们之外还留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放在泗川作为摆设才对。
胁坂安治听后反驳道:“明军并非朝军,对他们的力量我们只能高看而不能低看,釜山港外的明军船队的确规模很大,可是谁能保证他们的全部力量就一定只有那些?”
这个说法在看到明军可能的伏击圈之前根本不可能被证明,也不可能被证伪,因此藤堂高虎只好换了一种说法,道:“假使明军水师的确有那样强大的力量,那么在下不禁要问,我们现在去玉浦是否反而成了自投罗网?如果我们去了玉浦港之后又如在釜山一样被封锁,该怎么办?”
这一问算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了,胁坂安治也一时语塞,想了想没什么好主意,只好反问回去:“那依藤堂殿下的看法现在却该如何?总不会说干脆退回釜山吧?”
还别说,藤堂高虎在发觉前方真的可能有明军陷阱之后,还真的觉得此战前景堪忧,不如退回釜山更加安全,至少还有机会保存实力——他居然莫名其妙有了“存在舰队”的思想,也是够魔幻了。
不过,这场没能很快达成一致意见的军议不得不临时终止了,因为此时大雾散去,日本水军一艘“唐样大船”上的瞭望手猛然用极快的节奏敲响了示警铜锣,示意发现大量敌军战船。
伏击,真的来了。
藤堂高虎与胁坂安治齐齐面色大变。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初次登陆”、“阿勒泰的老西”、“曹面子”、“书友20191124105331057”、“lyle”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明天六一儿童节,祝各位读者家的小朋友们节日快乐。顺便,我明天可能也要陪小朋友出去玩,更新时间也许会偏晚,提前报备一下诸君。